年度媒体人:调查记者罗昌平如何调查一个人的信息
“一年一度,记录人物的浮沉和时代价值的变迁。”创刊4年来,每年9月,我们都带着“时代与弄潮儿”的思维,寻找过去一年各个领域的代表人物,希望通过最终获奖者的故事,向读者传达我们对时代演变的认知。
【罗昌平,出生于1980年12月27日,字冠中,湖南涟源人,生于梅岭之南,寨子山下,现居北京。从事新闻业13年来,历任《中国商报》首席记者、《新京报》深度报道部主编、《财经》杂志记者、副主编。长于政经、财经领域的独立新闻调查。著有《递罪:政商博弈的郴州样本》。2012年12月6日,罗昌平在微博上实名举报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2013年5月宣布,刘铁男涉嫌严重违纪,免去其领导职务。】
2012年冬天的一个上午,罗昌平在北京的家中吃完早饭,坐在桌前整理一批邮件和采访资料。做了12年的调查记者,这位《财经》杂志的副主编以擅长操作长线选题而著称。他手头的这批材料,已经积累了整整一年。
这一次,罗昌平决定“换一种玩法”。两个小时的反复推敲后,他将手头的100多份材料梳理为3条一百余字的内容,并在每条内容前都用粗框注明:【向中央纪委实名举报】。他在电脑浏览器上打开3个微博页面,将3条内容逐一填入发布框。核对无误后,连续点击3个“发布”。
2012年12月6日,11点01分。罗昌平心里很清楚,此时的自己创造了一个新的纪录。12年的从业生涯里,罗昌平主攻反腐报道,作为一名记录者,他笔下的贪腐高官数以百计。但这一次,他首次主动选择把自己变成反腐事件的主角之一:这是中国媒体人第一次实名举报一位副部级官员。
罗昌平的3条微博各有一个主题,分别指向学历造假、利益交换与生活作风。他所指的对象,是时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的刘铁男。
尽管罗昌平供职的《财经》杂志以背景深厚、舆论监督空间大于其他媒体而闻名,但在很多人眼中,想要以几条微博撼动一名副部级官员,仍无异于以卵击石。与贪腐高官斡旋多年,罗昌平认为自己比大多数同行都更清楚这次举报的风险度。尽管接到无数表达关切的电话,但他认为这并不是他风险最大的从业经历。“证据的充足程度、发布时机、我所处的环境,几方面的情况都表明风险并不比我过去做的一些稿件更大。”
在《智族GQ》记者面前说这番话时,罗昌平表情平静,甚至略显腼腆,语调少有起伏。作为《财经》唯一的一名80后副主编,33岁的罗昌平面容看起来比他的实际年龄更小,但这并不妨碍他一次次揭开腐败案件的幕布。曾在他笔下出现的贪腐高官包括上海原市委书记、北京市原副市长刘志华、首任国家药监局原局长郑筱萸、国家开发银行原副等人。
与他在公共舆论场中所呈现出的凌厉气质不同的是,生活中的罗昌平性情温和谨慎,不事张扬,甚至有相熟者称,罗昌平的行事风格就像是一个深谙官场规则的中下层官员,这有助于他在复杂的利益格局中获取采访对象的信任并规避风险。
在《财经》的高管团队中,罗昌平既是最年轻的一位,也是出身最为草根的一位。虽然正在中欧商学院参加EMBA的课程,但时至今日,他的最高学历仍是中专毕业。
13年前,出生于湖南中部一个小镇的罗昌平从长沙水利水电系统的一家中专毕业,所学专业是水利工程建筑。从水利到新闻,谈及这个跨度很大的改变,罗昌平不愿使用“新闻理想”一类的词汇:“完全是巧合,其实就是为了一个饭碗。我非常清楚这个行当发不了财,但入行门槛低,而且自由。”
湖南,是一个盛产调查记者的省份。在调查记者圈中,罗昌平素以冷静低调而被同行称道,但这样的评价并不足以概括他性格的全部。在职业生涯的多个关键节点上,罗昌平的举动都出人意料,显露出湖南人血性而敢于冒险的一面。
2001年,20岁的罗昌平主动放弃了湖南一家专业电力杂志的铁饭碗,来到北京。他住在30元一晚的地下室里寻觅做记者的机会,直到被《中国商报》聘用。为弥补自己毫无职业经验的短板,罗昌平大量阅读并模仿《财经》、《南方周末》和《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的作品,并很快在同批记者中脱颖而出。
3年之后,罗昌平升任为《中国商报》首席记者。但就在此时,他放弃职位,转投刚刚创立不久、前景尚不明朗的《新京报》。淹没在一群名校出身的记者中,罗昌平的学历和职业履历都不算出色,但他进取心十足,当时的竞争对手甚至将他称为“推土机”,以说明他操作选题扎实全面、不留死角,不给别人留下进一步挖掘的机会。
两年时间,罗昌平就从普通记者晋升为《新京报》深度报道部主编,此时他26岁。2006年5月,一个重要的选择摆在了他的面前:他制作了纪检机关“双规”手段被收权的稿件,这是他在《新京报》期间敏感程度最高的一篇报道。
离开《新京报》后,罗昌平本可以选择去薪水更高的互联网,但他觉得那种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于是转投胡舒立执掌的《财经》杂志,职位从原先的部门负责人变成了普通记者,薪水也只有原来的一半。
几番跳槽,罗昌平似乎已经习惯了先下后上的职业路径,宁愿放弃原先的职位和薪资,从低处蓄力爆发。但他最近一次的岗位变迁却与以往不同。2009年11月,《财经》团队的绝大部分人跟随胡舒立另起炉灶,创办财新传媒,而罗昌平选择了留守,由主管编辑升任副主编,跻身高管行列。
作出这一决定前,罗昌平心里很明白,这样的行为很可能会被视为势利和背叛,为此他不得不承受很多误会和流言,但他依然选择留下。当时,他的同事杨海鹏这样劝说他:“中国能造导弹的记者很多,而能提供导弹防御系统的媒体很少。”
但在多数情况下,罗昌平并不是以这样一种冒险急进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职业。一些调查记者常因自己的稿件遭到撤稿而感到荣耀,但罗昌平的态度却很明确:想方设法也一定要把稿子发出来。“如果目前不能发,就先继续跟着,总有一天它能发表。”他伸出自己的右手,张开五指说道:“从业这么久,我被毙的稿子不超过五篇。”
与大多数记者在一段时间内集中精力主攻一个选题不同,罗昌平的手上常常同时在做两三个题目,操作周期往往长达几个月,甚至两三年。他的另一个与众不同的习惯是,采访过程中几乎不使用录音笔,稿件中尽可能采用书面证据,很少采纳口证。这样做的效果是,他所做的报道往往不是第一时间出现,但却能够凭借扎实完整的证据链后发制人。这其中,不少稿件都是在屡遭挫折的长线操作后,在适当的时机择机发表。
在离开胡舒立半年之后,2010年3月,罗昌平在《财经》发表封面文章,《再问央视大火》。此时距离央视大火已经过去将近13个月。他在“记者手记”中说,当时选择留在《财经》,就是为了把这篇报道发出来,因为《财经》是能够顶住压力发表此文的唯一渠道。“只要稿子能发出来,我愿意背负所有的骂名。”
在反腐报道领域积累了多年之后,罗昌平相信自己已经大体掌握了官场的游戏规则和行事分寸,因此有了微博实名举报刘铁男的冒险一击。举报后的大半年时间里,无数人询问他这样做的动机是什么,他总是回应道:这一选择夹杂了太多因素,无法用几句话说清楚。不久前,有媒体将他的动机归纳为几个方面,其中有一条是“渴望扬名立万的个人英雄主义情结”,这一描述引起了罗昌平一些朋友的不满,但他本人却对此并不否认,“这是真实的,我并不是个完美的英雄。”
罗昌平微博举报刘铁男的第二天,“奉旨举报”一说开始在网络上流传。由于《财经》的两位掌门人王波明、戴小京有着深厚的政经背景和人脉资源,有人认为罗昌平是在充当政治斗争的工具。罗昌平能够理解外界的此类猜测,但同时也反感被别人称为“斗争的工具”,“按此推测,我们的任何一篇报道都可以扣上这样的帽子,那我们还做不做事?”
罗昌平也知道,在调查记者圈内流传一种说法,说他之所以能够掌握他人难以获取的线索和证据,是因为他在有能够提供核心信息的人脉。对此罗昌平并不否认,但他说自己动用此类资源的次数极少,只会在调查基本完成后,向对方确认此事是否属实,或是给出调查出的几种版本,让对方判断哪一种是正确的。“我会把所有的答案列出来,让他们帮我做选择题,而不是问答题。”
实际上,尽管罗昌平在举报刘铁男之前对事件形势有大体上的判断,但真正迈出这一步后,他依然感到焦虑,甚至做好了再次丢掉工作的准备。
这种焦虑和无力感一直持续到今年5月12日——刘铁男被正式调查。两天之后,中央又免去了刘铁男发改委副主任、党组成员的职务。8月,刘铁男被开除党籍和公职,移送司法机关。
这一结果,致使罗昌平的个人职业声誉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有人高呼,罗昌平的成功开创了“微博反腐”的里程碑,但罗昌平却反复强调,这只是一次多方复杂因素汇聚而成的偶然事件,并不具备可复制性。“这仅仅是个案的突破,对制度本身并无贡献。不可能每一次都由媒体人通过微博举报,也不可能轻易找到一个省部级官员的贪腐证据。”
事实上,早在2011年底,《财经》就曾刊发与刘铁男相关的调查报道,只是没有点出刘的名字。但这组报道的反响令罗昌平感到失望。“如果继续在杂志上发表报道,结局难料。所以我就想试一试,新媒体的力量到底如何。”
如今的罗昌平已经进入《财经》高管行列,但他却仍旧坚持参与一线报道,这在国内媒体的高管层并不多见。尽管被很多同行认为是国内最具职业精神的新闻人之一,但罗昌平却毫不掩饰自己对传统媒体发展前景的悲观以及对个人发展路径的彷徨。“对于调查记者而言,情况尤其不理想。纸媒在衰落,而调查记者大多依附于纸媒这个平台。”罗昌平目前正在中欧商学院参加EMBA课程,他并不讳言,去中欧读书,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结识人脉,为以后的发展铺路。
刘铁男被正式调查约一个月后,罗昌平在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微信公众账号里,开始以每周更新一次的速度连载长文《打铁记》,细陈举报刘铁男的来龙去脉。他说自己很清楚,有很多人质疑这样做是为了塑造自己的个人知名度,但他对此并不以为然。“我个人知名度的顶峰已经过去了,没有必要用这种方式炒作自己。”
“那是为了什么?”罗昌平给出的答案,依然是为了“换一种玩法”。刘铁男被正式调查之后,媒体的约访邀请纷至沓来,罗昌平拒绝了大部分媒体的采访要求。“这件事的经过太复杂,完整推演一遍至少需要两三个小时,接受采访的时间成本太高。”而简短的采访也被他一一谢绝,因为他觉得这样无法理清事情的全貌,报道难免失真。
版权声明:本站严格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仅分享已标注来源的公开事实信息,不复制原创内容。若权利人认为内容侵权,请于30日内联系,我们将立即核实并删除。网站邮箱;yuzhibolangzi@gmail.com 通知邮箱谢谢!
图文推荐
最近更新
猜你喜欢
点击排行
- 不告状断定书(闫明亮交通闯事案)_12309中国查察网(不告状断定书(闫明亮交通闯事案)_12309中国查察网)
- MPV又添一强将新一代日产骊威曝光看来此次是有备而来,日产将携新车进军高端MPV才13万多守候么,新混动大7座来岁上市GL8还能火及南宁警刚直在一出租房内查获60多只穿山甲冻体最幼不够半斤
- MPV又添一强将新一代日产骊威曝光看来此次是有备而来,日产将携新车进军高端MPV才13万多等候么及势力七座探店实拍荣威iMAX8DMH新陆尊,南宁警高洁在一出租房内查获60多只穿山甲冻体最幼亏折半斤
- 广西南宁警方出租房内查获60多只穿山甲冻体,势力七座MPV探店实拍荣威iMAX8DMH新陆尊(势力七座MPV探店实拍荣威iMAX8DMH新陆尊),日产混动大714万香不香?国产压力大
- 大七座MPV威然惊艳价1999万上汽人人广州车展大秀气力,14万起售超等混动大7座赛那GL8慌了吗?日系新军来袭,气力七座MPV探店实拍荣威iMAX8DMH新陆尊,新7座紧凑上市16升动力家庭优选
- 娱乐吃瓜回家小说在线阅读,娱乐小说在线阅读之旅
- 威马汽车ex5-z,智能纯电SUV,引领未来出行新风尚
- cctv高尔夫网球频道,专业直播,尽享高尔夫与网球盛宴
- 如何学算命,从基础到精通的学命之路
- 植物大战僵尸生态版,养鱼板块上市公司股票清点好啦!(2025221)-植物大战僵尸泳池手机版,三星S25系列撑持Qi2合同15W无线疾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