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58吃瓜网  > 正文

歼11战机,中国空军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力量

日期:2025-05-05 02:32:39点击:24

你知道吗?在我国空军中,有一款战斗机可是相当有来头的,它就是歼11战机。这款战机不仅在我国军事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是我国航空工业自主创新的典范。今天,就让我带你一起走进歼11战机的世界,看看它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从苏-27到歼11:一段跨越国界的传奇

1992年,美国向中国台湾出售了150架F-16战机。为了保持海峡两岸的军力平衡,同时提升我国空军战力,我国决定向俄罗斯进口苏-27系列战机。首批苏-27战机于1991年进入我国,从此,我国空军开始接触并逐步掌握这款强大的战斗机。

我国并没有满足于仅仅引进苏-27。1996年12月6日,中俄签订军售协议,俄罗斯提供零部件,我国在国内生产200架苏-27系列战机,并将这些战机更名为歼-11。至此,我国在沈阳飞机公司建立了生产线,拥有了自主生产、组装苏-27系列战机的能力。

歼11B:国产化进程中的佼佼者

在歼-11的基础上,我国对苏-27进行了技术升级,研发出了歼-11B。这款战机完全由我国自主生产,性能上有所改良。外形尺寸方面,歼-11B全长21.9米,翼展17.4米,全高5.93米,机翼面积62.04平方米。空重1638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33000千克。

在动力装置方面,早期歼-11B装备了2台俄制AL-31系列涡轮风扇发动机,后期则换装了2台我国产WS-10系列涡轮风扇发动机。这使得歼-11B的作战半径和航程有了显著提升。

歼-11A MLU:我国首款能打主动中距弹的“侧卫”战机

近年来,我国空军对歼-11A战机进行了综合改装,推出了歼-11A MLU。这款战机在飞行员座舱后方和垂直尾翼上配备了雷达告警装置,成为我国首款能够打主动中距空空导弹的“侧卫”系列战斗机。

歼-11A MLU的改进主要针对其超视距空战能力和多用途作战能力。通过更换火控雷达和火控计算机,歼-11A MLU实现了多目标交战能力,并具备了对地攻击能力。

歼-11BG:白头战神,威震南海

在南海局势紧张之际,我国空军一款名为歼-11BG的新型战斗机悄然降落永兴岛。这款战机在原有歼-11B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升级,雷达系统、电子系统换新,对外感知能力大幅提升。

歼-11BG的雷达罩采用了白色,与之前的亮黑色截然不同。这表明,歼-11BG在雷达系统方面有了重大突破。此外,歼-11BG还换装了涡扇10C大推力发动机,使得其作战半径和航程进一步扩大。

歼-11系列:我国空军的“龙之家族”

在我国,以龙为名的武器装备颇受欢迎。歼-11系列战斗机也不例外,它们被称为“龙之家族”。其中,歼-11A被称为“应龙”,歼-11B被称为“猛龙”,而歼-11BG则被称为“白头龙”。

歼-11系列战斗机在我国空军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不仅具备空对空和空对地作战能力,还能携带各类导弹和炸弹,对敌方岛礁、设施和军事目标实施精确打击。这使得歼-11系列战斗机成为我国空军在南海地区的重要力量。

歼-11战机是我国航空工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成果。从引进苏-27到自主研发歼-11B,再到如今的歼-11BG,歼-11系列战斗机在我国空军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未来,随着我国航空工业的不断发展,歼-11系列战斗机将继续在我国空军中发挥重要作用。

版权声明‌:本站严格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仅分享已标注来源的公开事实信息,不复制原创内容。若权利人认为内容侵权,请于30日内联系,我们将立即核实并删除。网站邮箱;yuzhibolangzi@gmail.com 通知邮箱谢谢!

图文推荐

最近更新

猜你喜欢

点击排行